中風
中風的學名是腦卒中,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。
中風是中國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。我國每年發生中風的人數為120萬-150萬,死亡者80-100萬,存活者中約75%致殘,5年內復發率高達41%。

中風包括哪些類型?
中風分為出血性腦中風(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)和缺血性腦中風(腦梗塞、腦血栓)兩大類。

中風的成因是什么?
主要原因有:
◆ 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,是腦中風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見的。
◆ 心臟病,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◆ 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、動靜脈畸形,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。
◆ 某些炎癥可侵犯腦膜、腦血管,可引起腦血管病。
◆ 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紅細胞增多癥、白血病,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。
◆ 代謝病如糖尿病、高脂血癥等
◆ 其他如氣溫變化,環境、情緒的改變,過度緊張、疲勞等也是腦中風的原因。吸煙、過度飲酒者中風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。

中風有什么癥狀?
中風可造成的腦組織局灶性損傷,導致感覺、運動等功能障礙,比如猝然昏撲、不省人事,出現半身不遂、手腳麻痹、語言障礙,甚至昏迷危及生命。

如何診斷中風?
中風是急癥,時間就是生命。只有在癥狀發作幾小時內接受急診治療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預后。當發生下列任何一個或多個癥狀,您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:
◆一側面部或手腳感到麻木、軟弱無力、嘴歪、流口水。
◆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,眩暈、搖晃不穩。
◆說話困難,或聽不懂別人的話。
◆難以忍受的頭痛,噴射性嘔吐。
◆一側眼睛的失明或視力下降。

如何治療中風?
一般情況下中風發病后初始2周內為急性期,2周以后進入恢復期,半年以上則為后遺癥期。急性期以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效果最好,而在恢復期的治療中則以中醫尤其是針灸治療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,針灸能顯著改善癱瘓肢體和語言等功能,提高治愈率,是主要的治療方法。其他還有負離子氧療等理療方法輔助治療。

如何預防中風?
預防中風,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。
◆ 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。
◆ 要建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保持良好情緒。
清淡飲食,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戒煙酒,適量活動,防治高脂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。適當服用降血脂藥物。
◆ 注意中風的先兆征象
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、波動,頭痛頭暈、手腳麻木無力等“小中風發作”的情況,這是發生中風的先兆,發現后要盡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。
◆ 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
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,應讓其安靜休息,并積極治療,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。
◆ 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
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,血壓波動,誘發中風,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