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概述
亞健康
亞健康是指人的身心處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健康低質狀態,是機體雖無明確的疾病,但在軀體和心理上出現種種不適,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、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癥狀,從而呈現力不從心和對外界適應力降低的一種生理狀態。
亞健康流行病學
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調查表明,真正健康的人占5%,患有疾病的人占20%,而其余75%左右處于非健康、非疾病的中間狀態(亞健康狀態)。
以慢性疲勞為主要癥狀的亞健康問題是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問題,發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。
根據調查發現,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患者年齡多在18至45歲之間,這個年齡段的人因為面臨高考升學、商務應酬、企業經營、人際交往、職位競爭等社會活動,長期處于緊張的環境壓力中,如果不能科學地自我調適和自我保護,就容易進入亞健康狀態。另外,老年人由于自身衰老的原因,多數長期處于亞健康甚至疾病狀態。亞健康的范疇
西醫學描述亞健康狀態涉及的范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◆身心上不適應的感覺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癥狀,如疲勞、虛弱、情緒改變等,其狀況在相當時期內難以明確;
◆與年齡不相適應的組織結構或生理功能減退所致的各種虛弱表現;
◆微生態失衡狀態;
◆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學改變。亞健康的常見臨床表現
健康狀態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:
◆軀體方面可表現有疲乏無力、肌肉及關節酸痛、頭昏頭痛、心悸胸悶、睡眠紊亂、食欲不振、脘腹不適、便溏便秘、性功能減退、怕冷怕熱、易于感冒、眼部干澀等;
◆心理方面可表現有情緒低落、心煩意亂、焦躁不安、急躁易怒、恐懼膽怯、記憶力下降、注意力不能集中、精力不足、反應遲鈍等;
◆社會交往方面可表現有不能較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,工作、學習困難,不能正常地處理人際關系、家庭關系、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等。亞健康的分類
根據亞健康狀態的臨床表現,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類:
◆軀體亞健康:以疲勞,或睡眠紊亂,或疼痛等軀體癥狀表現為主;
◆心理亞健康:以抑郁寡歡,或焦躁不安、急躁易怒,或恐懼膽怯,或短期記憶力下降、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癥狀表現為主;
◆社會交往亞健康:以人際交往頻率減低,或人際關系緊張等社會適應能力下降表現為主。上述3項中的任何一項持續發作3個月以上,并且經系統檢查排除可能導致上述表現的疾病者,一般可初步判斷為亞健康狀態,但是在臨床上,上述三種亞健康表現常常相兼出現。